2009年9月29日星期二

如空气一样的你。。



你的手掌如空气,牵不到却时时轻抚我的脸颊;

你的肩膀如空气,离我很远却刻刻包围在身边;

你的眼神如空气,看不到但我是世界却因你而透明;

你的味道如空气,久违却无所不在我的身边;

你的如空气,触摸不到却难以割舍;

你的如空气,简单平常却支持了我整个生命!

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

形形色色

忙碌的一个星期后,过了一个长周末。


接下来又是一个星期的假期。

喜欢各种各样能休息的日子。

有时候觉得只要能睡觉,就不是最悲惨的日子。






这几天心里有很多的事儿。

前两天听Y说随意诗人的主人养了一只猫,

那是从一个老太太家领养的,老太太年纪大了,

家里的一群一群的猫没人照顾。

于是心里就开始惦记着这件事,想说是不是时候我养一只呢?


好想却怕它在我的家变得跟我一样……





最近形形色色的人开始出现在我的生活,

听着不同国家的声音,感觉着人与人之间缘分的奇妙。

当然也有不少令我开始反感的人,于此不容置评。



冲动


嗯,除了有养猫的冲动以外,我还多了唱K的冲动。

几百年不进K歌房的我,终于也去定了一个room准备和他两人唱个痛快。



自从离开一些人,便觉得告别一种的生活方式。

然后结识另外的一些人,开始一种新的生活。

在其中自有穿行的我,居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哪种。

遗憾为所失,牵挂为故人,却微笑为现在……

2009年9月15日星期二

Dare

"IN A WORLD FILLED WITH HATE, WE MUST STILL DARE TO HOPE.

 IN A WORLD FILLED WITH ANGER, WE MUST STILL DARE TO COMFORT.

IN A WORLD FILLED WITH DESPAIR, WE MUST STILL DARE TO DREAM.

AND IN A WORLD FILLED WITH DISTRUST, WE MUST STILL DARE TO BELIEVE."


Michael Jackson

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

梁静茹

越来越喜欢梁静茹了。
反对甜腻情歌的人、讨厌流行乐的人,
请尽量鄙视我这个“叛徒”。
只是对梁静茹的歌充满了深深的感触。

当然不是她创作的歌,但是她的声音的确充满了诠释的魔力。

记得又一次访问到她的时候,她说:是否唱出了写歌人的情绪,而且那情绪是否到位这都是她一直都最在意的。
其他访问的内容我已经记得不清楚了,但是凭着这句话,我认为她是一个好歌手,一个不是为了宣泄而唱歌的人,而是一个为了情感沟通而唱的人。

虽然不见得每首歌都打进我的心,但是我在一些歌里找到了久违的感动。

《情歌》有着最俗的名字却有着最真的感情。
谢谢承尧那“泪流满面”的推荐,这首歌从那时起我就很喜欢了。


2009年9月8日星期二

清河园14号

整理东西的时候,翻出了一张我家的照片。

感谢那个拍下我家的阿姨,因为太小离家的我从未有机会去把它拍下来。

照片里面有我家的院子,窗户,还有窗户前的松树。

如今那里已经是以前的家了,或许已经拆掉了。



但是每每做梦的时候,似乎还会回到那个充满捉迷藏和笑声的院子。

传达室的灯似乎总是不会灭,但是传达室的大妈却换了一个又一个;

院子铁门的漆,总是有厚厚的一层银粉,男孩子喜欢拿它当单杠玩;

车棚子总有人偷我妈的车座套儿,弄得我妈最后就不织好看的了;

还有最尾端的那件破烂的小房儿,似乎永远住着巫婆,每到鬼节就成为小孩子必谈的话题;

窗前的松树,跟我一起长大,照片里貌似已经有三层楼高了……

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,

孩子一批批的长大,如我一样有的离家很远,有的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。



我把这张照片,贴在我桌前的墙上,一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。

有时我会看很久很久,注意照片里的高高的蓝天,注意那晒在外面的被子,

似乎我就站在院子里,阳光暖暖的照着我的双颊,有点土味儿的空气又熟悉又陌生。



我是个很少想家的人。

因为我已经不太在乎我住在哪儿了。

离开家的时候我16、7岁,从北半球一跃而到了赤道。

接着在这里搬来搬去的过了5年。

就算现在我再从赤道搬去南半球,

接着再生活十年,so?

我到底能把哪里当做家?



还好,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很介意“根”这种观念的人。

也庆幸自己的随遇而安。

但是我却深深的思念那个院子,那个承载着我童年的小房子。

可我却再也回不去了,再也找不到了……

2009年9月4日星期五

摄影期


k.d(因为他不喜欢大家叫他老师)说:“人的一生总有一段时间是摄影期……喜欢拍照……”

原来,对于摄影的爱好是几乎每个人的一个成长过程必经的阶段。
喜欢把照相机带在身上,辛苦的存钱去买一架心仪的相机,喜欢欣赏优雅的作品,爱上光圈里的世界……
在成长的时候,突然有一天,我似乎喜欢观察上这个世界。

虽然不像林黛玉那样看到落花就哭的稀里哗啦,但是就算是一片落叶、一朵云彩、一个面孔我都想把它记录下来,细细的品读。

也许,这就叫做close-reading...细读每个故事,每个角度,感受成长之美。

或许人常常因寂寞而迷上了摄影、

因为无处诉说而选择了千言万语的视像,

更或许因为没有安全感而选择把能看到的都用相机抓下来……?

k.d说:“……这段期间或长或短,有些人一阵子,有些人则一辈子……”

我渐渐的不把相机装在包包里了,手机也很少像以前拿出来拍东西了,反而是开始喜欢细读别人的照片,偶尔看杂志的时候,只看照片就能心里暗自感叹。

放下相机,呼吸那个时间的空气,触摸别人的美……

2009年9月1日星期二

爱滋病及其隐喻

正在读着以上这份非常让我抓狂的阅读资料。
比上次的《测量水沟的宽度》更让我摸不着头脑。
《水沟》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分裂之后,这次的《艾滋》让我觉得我是不是读错了科系……

anyway,冲着对柯老师和黄老大的崇拜之情
偶而按着头皮、支着眼睛看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句子:

“梅毒,每人多少都有这个病。”
————福楼拜
《Dictionary of accepted opinions)

虽然全文中的重点不是这句,但多少有再燃我继续读下去的欲望。

没办法,我喜欢中间一些字眼给我带来的隐喻。


over.